有人问我“学了武术真的就可以防身了么?或者武术真的可以用来格斗吗?”

中华杀人技--武术?武术等于格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截拳道宗师李小龙说过一句话“功夫的最终目的是格斗!”。我没有怀疑过这句话,同样我深信不疑。那么提问者的疑问又是从何而来的?
首先,让我们追究一下武术的由来,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生存而要上树摘果、要追捕猎物,当然他们的猎物在今天看来就是野兽。不可否认原始人类的体质远远超越现在的人类,但是要想抓住凶猛的洪荒野兽仅仅依靠人的体质是不行的。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人们发明了石器、木枪(当然那时候的枪还不能叫做枪,充其量是削尖了的木棍),这样在追捕猎物的时候就有了工具,但是仅仅有了工具就可以了么?答案是否定的。有了工具还要有使用的方法,经过不断推敲,人发现某些动作可以很好的发挥工具的作用。当然这些动作就是武术的雏形,只是当时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创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武器---功夫。
所以,从武术的产生我们可以看出,原始时期武术被创造的目的就是用来维持生存的,而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些动作不仅可以用来捕获猎物,而且可以用来攻击同类,也就是人,这样就产生了格斗,使用武术进行的格斗。于是就出现了战神、战圣之类的称呼。其实那只是合理利用了“某些动作”的平凡人。后来又有一些好战的人将这些有用的动作有效的组合,就形成了类似于今天的武术套路。
从以上的一些“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武术是用于格斗的,而且在冷兵器时代是最可怕的武器。但是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人产生那样的疑问呢?当然社会安定是原因之一,但究其根本原因是现代的武术教学方法出现了问题。
问题一:武术教学始于幼年,所以掌权者编制了一套很好看的武术套路用来作为武术教学的标准教材,很显然,为了好看,需要避免一些“有用的动作”,然后为了美观,又改进了一些“有用动作”,所以到最后人们看得到、孩子学到的就只能是既好看又美观的武术套路。我不能否认这些套路若经常练习将会大大有益于孩子的身体发育,但是只要是武术他都能做到这点。比较一下,原始的武术和经过细心编排的套路有什么异同,相同点是都能强身健体,不同点是原始武术可以而且很有效的用于防身格斗,而编拍过的套路就只能被人观看。
另外就是社会舆论、文化导向的作用,国家的决策永远是正确的,所以导致一些学了套路的孩子或者青年再或者中年以为武术是用快来看的,因为他们练得就是给人看的功夫。
当然不可否认,国家的政策是正确的,是经过无数专家学者研讨过的结论,但是没有被有效地执行。所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武术是不是应该有两种啊,一种练来给人看的,另一种练来防身自卫的?当然是不需要的,中国最值钱的东西就是它的历史。积极发扬古武术就可一举两得了,岂不乐哉?
问题二:影视效应。现在的动作片广泛应用了武术元素,但是更加广泛的确是特技技术。这些特技技术是人们乐意爱见的东西,对于影视的票房有极大好处,但是动作演员的功夫有多深,“真功夫”有多少确实一个质疑的东西,毕竟李小龙这样的大师已经仙游,所以人们以为功夫就是特技,但特技又怎能用来格斗呢?
问题三:武术教练。只有一个教练真正的认识到武术最终是用于格斗的,那么他才会在教授功夫时强化学生的格斗技术,但是这样的教练有几人?这样的教练不对,应该是怕担责任吧。
关于问题三我不愿深究,因为有些教练根本就是在糊弄学生,让“不懂事”的学生感到新鲜是他们教学的思想核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留住学生,而学生尤其是孩子最喜欢的当然是电影里那些不切实际的“功夫”,我的评论牵涉到一大批从事武术套路教学的人,所以到此为止。
无论国家、影视、教练如何,都无法改变武术的最终目的是格斗,有心的朋友会发现现在有了武林大会,这是个很好的现象,虽然商业气氛很浓重,但它一定程度上是在还原武术的本质——格斗。所以,我建议无论是习练武术套路还是格斗技击术(散打、截拳道、跆拳道。。。)的朋友,都要注重实战,因为学以致用才是学之大成啊。